本文由沪江网校资深口译老师Ellen老师写作
他们从来不愁找不到高薪工作,一直工作来请他们;他们是大型国际会议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会议现场口若悬河,挥洒自如;他们出入高级场合,伴商界精英或各国名人政要左右;他们不工作则已,一旦开始工作,一天下来收入上万元。他们是哪个?他们就是传闻中的口译员!
大家怀着无比崇拜的心情仰视他们,在对其羡慕嫉妒恨的同时,也不禁发问,口译员到底是如何炼成的?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译员,或者要想学好口译,该打好什么基本功?这里,大家就来为大伙揭开谜底。
过硬的双语功底
口译员的工作要在至少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转化,因此需要拥有过硬的双语功底。译员的双语能力不只指通晓基本语言常识,如语音语调、语法结构、词语语义等常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会怎么样运用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常识的技能。除此之外,译员还应该知道各种文体或语体风格和语用功能,学会少量的术语、委婉语、习语、略语、诗词等的翻译办法。
广博的学识
口译还具备跨文化交际的功能,因此需要有广博的学识才能在不同文化的交流过程起到桥梁用途。译员中间有如此一句话流传甚广:An interpreter should know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 and 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意思大伙也都了解,一语道出了对译者的高需要,即译者既要做每个范围的通才,又要做某个专业范围的专家,译员的奋斗目的就是成为generalist的同时成为specialist。因此,译员需要学会广博的百科常识、知识性常识、文化常识、语境或情景常识。要做到这点,势必需要译员应该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拥有迅速学习和应用新常识的能力。
娴熟的表达方法
译员需要拥有娴熟的表达方法,口译的水平需要,通常来讲,就是语言流畅,语速适中,没有明显错译、漏译,做到吐字明确自然、措辞准确适合、表达干净利落、语句简洁易懂,概括起来就是流畅、平稳、准确、完整。准确一直都是翻译的最基本需要,对原文的忠实是译员翻译工作的基本需要。而流畅是口译表达的特殊需要,它是时间和精神重压下对于口译员功力的考验,最能反映出口译员跨越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素养。
口译中偶尔会出现一些英文的生僻词和汉语的文言文和四字格而使大伙感觉困难重重。遇见类似状况,第一要冷静剖析,并依据上下文认真推断其含义,将文言文转为白话文再进行翻译,四字格也仅需翻译出其内在含义即可。还有一些外国人,他们偶尔也会引用中国名人贤哲的话,譬如孔孟哲学,孙子兵法等,这个时候假如译员有非常深厚的汉语文化积淀,恰巧了解该句英文所对应的原文言文,那直接翻译成文言文固然再好不过了,可是假如译员不了解文言文原话是如何说的,那也不要慌,用现代白话文讲出大致意思也是可以的。譬如,传媒大亨鲁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在同意中国记者采访时,过去引用过孔子的一句话,他是这么说的:Those who seek constant happiness must often change.听到这里,假如口译员了解孔圣人的原话,就能译成欲常乐,需常变(辩)。可是假如译员不了解原话,那样通过我们的理解,用白话文将它大意表达出来,译成若要幸福长久,需要变化常有又未尝不可呢?这就是对译员随机应变能力和表达方法的考验,作为一名口译员,肯定不可忽略对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中国名著与古诗词的原版和英译版、国家领导人在各种场所发表的要紧讲话、政府白皮书与报纸上的时事热门文章与评论,都是平常需要多看多积累的素材,也是进行口译训练,提高自己口语表达方法的好材料。
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在我所了解到的口译员中,发现他们都有一个一同点,就是心理素质都超强。他们的口译工作历程,每时每刻不在向世人告知:口译难,难于上青天,但要上青天更不是不可能,那就需要拥有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口译员在工作时,都是神经绷得紧紧的,他们拼的不是寂寞,是脑力、体力和心理。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工作时间过长,译员就会感觉缺氧、想吐,有头晕目眩的,有全身大汗淋漓的,甚至有当场晕倒的。所以同声传译员每持续工作20分钟,就需要轮换休息。在翻译现场,常常出现一些突发状况:会议上事前没安排发言的人临时上台发言,对译员的心理和应变能力是一种考验;不同口音,如印度口音,中东口音,甚至是不太标准的英语发音,会让传译员面临输入障碍的同时,也增大输出的困难程度;有时还要对平时没筹备的专业词汇或生僻词汇进行紧急处置。所以,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口译员,没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是绝对不可以的。
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行为是指从业者在肯定的职业道德常识、情感、意志、信念支配下所采取的自觉活动。对这种活动根据职业道德规范需要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练习和培养,称之为职业道德行为培养。培养的最后目的,就是要把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贯彻落实到职业活动之中,培养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进而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并达到崇高的职业道德境界。
中国翻译协会规定的《会议口译员职业道德守则》第二条即为:(1)会员应受严格的保密准则约束。在任何不向公众开放的会议中,所有职员均需对口译过程中披露的所有信息严格保密。(2)严禁会员借助会议口译员的职务之便,用可能获得的机密信息谋取任何私利。
在口译界有一条准则(也被觉得是口译员基本的职业道德),那就是口译员在工作过程当中所获得的任何是独有性或隐私性的内容都需要加以保密,未经顾客或通过必要的法律手续不能向外面透露。同时,顾客不可以够避开公司而直接与翻译安排额外的翻译任务,或者讨论翻译成本或其它的安排。口译职员作时应该将自己限制在口译范围内。
同时,译员需要讲究口译规范和外事礼仪、社交礼节。译员在口译工作时,要忠实翻译,做到不插话、不抢译、不随便增减原文内容;要把握角色,不可喧宾夺主、炫耀学识。译员要随时检查我们的仪容仪表,改掉不修边幅的习惯。总之,一名出色的口译员不止是传话的那样简单,出色的译员其实就是一名出色的外交家。